马来文像罗杂——语文拉杂谈
雷贤淇
https://c.cari.com.my/portal.php?mod=view&aid=64036
傍晚跑步时,又遇到从英国回来的梁律师。他在英国学法律,在英国从事律师的工作,20多年后,返回马来西亚。
“马来文太难了,有时候读起来简直像rojak(罗杂)文,如拿英文来改了拼音,就变成马来文了!”梁律师说。接着,他又开始倾诉拼命考马来文的故事:“它的拼音很难,我到今天还没法全听懂电视新闻。一个字又可以加头加尾,成为另一个字,所以考到今天还没考到马来文,不能成为马来西亚的律师,不能在马来西亚开律师馆。我放弃了!”
图片来源:作者拍摄
罗杂(rojak)分为印度罗杂和水果罗杂。典型的水果罗杂,材料有黄瓜、黄莉(菠萝)、豆薯(地瓜、沙葛或芒光)、豆芽、豆卜和油条,有的还加一两样其他的水果。备好材料,再淋上酱汁搅拌,放入盘中后,洒上碎花生或芝麻或切碎的姜花茎而成。酱汁是以水、峇拉煎(马来文:Belacan、马拉盏、答拉煎、虾膏、虾糕)、糖、辣椒和青柠汁(酸柑汁)混合而成,有的会在酱汁里加入南瓜泥、酸豆酱或黑豆茸。 上文的罗杂,取比喻义,指混杂着外语词、方言等各类词语的语文。 |
他说不想再去英国,父母亲人都在马来西亚,不想再只身流浪四方,只好留下来,帮父母开咖啡店。唉!浪费人才!
马来文发展简介
的确,今天规范的马来文(Bahasa Malaysia)收录了很多外文,有英文、阿拉伯文、波斯文、荷兰文、葡萄牙文、印尼文、梵文、华文,以及各州的方言词语,等等,这正合了有容乃大的通则。
就以马来文中的华语来说,主要是吸收早期的词语。据许云樵教授的著作《文心雕虫》第107页:
图片来源:笔者藏书
“巫语中最古的中国语词为wang(王——钱)和pisau(匕首),早在唐代(618~907年)已传入巫语,并且说明,唐时因王元宝富可敌国,故称钱为wang。”
其他的还有:tionghua中华、tiongkok中国、mopit毛笔(从mopit我引申“毛笔字或中国书法”为tulisan
mopit,它比kaligrafi cina更地道,可惜未见人用。)、tauge豆芽、tauhu豆腐、taucu(豆酱)、tauki(豆腐枝)丶taukua(豆腐干)、tauke头家;老板、teko茶壶、tanglung(灯笼)、suun粉丝;冬粉,等等。
Taiping(霹雳的太平)不是汉语拼音词,只是凑巧和汉语拼音一样罢了。1957年汉语拼音在中国通过时,太平早已经存在了。柔佛的永平(Yongpeng)则是福建话。
根据马来西亚、印尼、和文莱共同达成的默契,马来语是以印尼,苏门答腊的廖内语(Bahasa
Riau)作为标准音,并以1972年马印双方同意的罗马拼音系统作为规范的拼音和拼写准则。其实,马来文的读音一般只要照着字母来拼读(Sebut
ikut ejaan)就可以了。
英语的拼写法和读音
说马来文的拼音很难,其实,英文的拼音更难。请看表(一):(笔者注:表(一)有两种形式:文字表格和图片式的表格。文字表格在文章的尾端。请选一种最适合您用的。)
Machine,照拼写看,有三个音节,应该读作ma-chi-ne,却读成两个音节的[məˈʃiːn],其中“a”不读成“阿”,chine两个音节,应读成chi和ne,却变成一个音节[ʃiːn],i(衣)是长音[iː];police应该读成po-li-ce却读成[pəˈliːs];file语该读成fi-le却读成[faɪl]。
更妙的是,同是“a”,在machine中读[ə],在many中读[e],在manufacture中读[æ]。同是“o”,在combine中读[ə],在combination中读[ɔ],在proactive中读[əu],等等。根本没有按照拼写的音节来读,元音的读音,变化很大,若没有一个注音系统,就没法读准,这不是比马来文更难吗?
语文的一般特性和现代汉语(华语)
规范语言通常都由最通行的方言加工而成,它有现成用户,容易推广。自创的语言如世界语(Esperanto),没有这种条件,不易广传。语文在发展过程中,一定会吸收新词语和外来词,一般新进的词语都有个过程——从不稳定到稳定,例如:“手机”刚面世时,有大哥大、手持式移动电话机等,今天华语世界里只剩“手机”最通行。
跟马来文一样,华语也是拿一种方言,加工成规范语言。华语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,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,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,经过语言工程的细致化、精简化、优化、系统化等的洗礼成为今天的规范华语。此外,在应用过程中,它吸收了全中国方言中的某些词语,英语、宗教词语、日语词等外来词,成了今天的规范华语。看表(二)的例子:(笔者注:表(二)有两种形式:文字表格和图片式的表格。文字表格在文章的尾端。请选一种最适合您用的。)
华语,还直接吸收外来语的缩略词(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),如:卡拉OK、x光、ok(行)、WTO(世界贸易组织)、UFO(部飞行物)、VCD、DVD(影碟)、FAX(传真)、CCTV(中国的中央电视台——央视)、SOS(求救信号)、AA制……
很多人接受不来,引起很大的反弹。附录这类词语的《现代汉语词典》,甚至被专家告。它和汉字并列,确实不相容,两者读音也不配,越界了,它必须汉化了才收进华语。就如马来文收active,成为马来化的根词aktif,又派生为mengaktifkan,diaktifkan等,这才成为马来文。
其实,X光、阿Q、三K党、卡拉OK,早就被辞书接纳为正文了,为什么不反对?123等阿拉伯数字,大家不也一声不吭的接受了吗?ABC字母排序号,没见人反;CCTV,央视至今还在用。马来西亚的特殊环境,各类媒体几乎少不了这类词语。看来要吸纳这类词语不简单,很考大家的智慧!
在马来西亚,大家会用blur-blur(模模糊糊)、kakacaucau(捣捣蛋蛋)。有人说:
“blur-blur是华语的AA式,kakacaucau是AABB式,这不是汉化了,成了华语吗?当然可以用啦!”
“还不可以!因blur还是英语,kacau还是马来语。”
“英文中没blur-blur,马来文中没kakacaucau,这两个词,两边的家都归不得,不成了语文球,让人踢来踢去吗?怎么办?”
“这是怪胎!”
总结
可以说,所有的语文都是罗杂语文。罗杂虽杂,要好吃,不乱加,须设限。罗杂语文,似罗杂,也有章,字、词、句、音、语法,都有定规。收词要“入乡随俗”,按语文本身的规范来收,不然,杂乱无章,变成拉杂语了。
平日私下用语,华语参方言、英语、日语、韩语、马来语……悉听尊便。正式场合,照正规的办,规范使用语文。
2015.08.3
英语词 |
音节数目 |
照拼写的音节 |
正确读音 |
|
1 |
Machine |
Ma,chine (2) |
Ma-chi-ne (3) |
|
|
Many |
Ma,ny (2) |
Ma-ny (2) |
[ˈmenɪ
] |
3 |
Manufacture |
Man,u,fac,ture (4) |
Man-u-fac-tu-re (5) |
[
ˌmænjʊˈfæktʃə ] |
|
File |
File (1) |
Fi-le (2) |
|
5 |
Calendar |
Cal,en,dar.(3) |
Ca-len-dar (3) |
|
|
Police |
Po,lice (2) |
Po-li-ce (3) |
|
|
Combine |
Com,bine (2) |
Com-bi-ne(3) |
[
kəmˈbaɪn ] |
|
Combination |
Com,bi,na,tion (4) |
Com-bi-na-tion (4) |
[
ˌkɔmbɪˈneɪʃən ] |
|
Productive |
Pro,duc,tive (3) |
Pro-duc-ti-ve (4) |
[
prəˈdʌktɪv ] |
1 |
Proactive |
Pro,ac,tive (3) |
Pro-ac-ti-ve (4) |
[
prəuˈæktɪv ] |
表二 |
|
方言 |
埋单、买单(粤语)、脚踏车、冲凉、雪柜、雪糕、斧头、剃头、晓得、地瓜、啥、萨其马(满族语)。 |
英语等外来语 |
镭射、休克、因特网、马达、巴士、罗里、咖啡、马赛克、幽默、蒙太奇、乌托邦、海洛因、拷贝、可可、浪漫、艾滋病。 |
日语借词 |
电话、干部、艺术、否定、肯定、假设、海拔、直接、警察、杂志、防疫、法人、航空母舰、援交、人气、科学、经济学、社会学、自由、进化、逻辑。 |
佛教词语 |
菩提、三藏、三昧、六根、六尘、六度、三十二相、五蕴、五味禅、不二法门、七级浮屠。 |
基督教词语 |
上帝、圣经、洗礼、基督、先知、牧师、圣父、圣子、圣灵、邪灵、亚当、夏娃、原罪、十字架、魔鬼撒旦、认罪悔改、基督救赎、复活、天堂。 |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